2年从0到16间店,怎么做到呢? 为什么大多数连锁店卡在第三间店?- 连锁教练 Stay Consultancy 创办人 Jay Wong
- 大多數連鎖店很難成功的原因
- Jay的創業歷程與經驗
- 連鎖經營的關鍵在於治國而非單純的打仗
- 做出明智的商業決策需要依賴數據
- 年輕人應該勇敢追求自己的想法
大多數連鎖店為什麼他們很難成為連鎖?因為他們只想打仗又想治國。文人治國跟無人治國,文人治國是比較長久的,無人治國是比較麻煩的。很多小老闆要成為企業家,這中間少了治國這個部分,卻一直在打仗。
我在數據buzz裡面是做戰略部署的,不要屬於軍事。餐飲也很容易被抄襲,可能第二個數據buzz、第三個數據buzz會跑出來。所以為什麼我們用兩年多開到了這個涉流家?年輕人沒有一些方案的話,可以嘗試來一個licensing或franchise,可以快過他們創業。其實我用我自己做一個例子,我也是買licensing,開始摸索到一個自己的formula。
我們未來的5到10年,大家看的不是你的硬體設施,更多會是你這個品牌帶來的價值感是什麼。Jay,你能簡單的跟聽眾介紹一下自己嗎?
我是Jay,現在在做那種連鎖教練的相關事項,之前是在教育那邊創業,開了自己的一些連鎖教育品牌。我們其實開了13家,現在是交給家人。MCO期間,我們去嘗試做FMB,因為教育也不能做,就開始展開這個連鎖的餐飲路線。
我很好奇,你是怎樣開始進入這一行的?在成為連鎖教練之前,你是做什麼行業的呢?其實我本身是從教育起開始的。以前家裡比較貧困,我們是做辦公辦讀,教補習,從而在教育那邊做創業。
你是幾歲開始創業的?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們在辦公辦讀,大約25歲那時候才畢業。我省下的錢因為在補習中賺到了一些,跟妹妹一起開了第一間幼兒園。
當時啟動資金是多少呢?大概4萬塊左右,這也是我們教補習存下來的錢。那時候不太容易,因為我們都不會做生意,薪水一個月只有250馬幣。創業真的蠻不容易的,要有一點方法。
為什麼會開創幼兒園呢?因為我妹妹是讀幼教畢業的,我一開始就有一個想法,不想開一家不去中心,對我來講,那時候也在思考商業的那一塊。
成為聯手教練也是很機緣巧合的,因為發生了lockdown。MCO期間,我們整改整個pre-school的板塊,面對租金壓力,市值等的壓力。我們找到很多合作,比如一些developer和shopping mall的配合,把pre-school搬到shopping mall。
你在SushiBuzz裡面做什麼呢?我在SushiBuzz裡面做比較多戰略部署,類似軍事的角色,需要談一些合作項目,以及各部門的磨合。連鎖的星制需要一個治國的理念。
你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如下?在MCO期間,有一個幼兒園找到我,業績低迷,經過整改,做了rebranding,最後業績從一間變成了四家。今年還會在吉隆坡開多兩家。
對於創業的年輕人,你有什麼建議呢?我會建議他們先找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看自己在這個事情上是否有天分,這樣能確保他們在事業上更有成就感。只要年輕人勇敢向前衝,去追求心中的想法,就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