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3000块的成本和4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次“阶级跨越” | Vlog48
- 如何在四个月内从一个月薪三千的打工人进化成创业者。
- 掌握各种行业的资源,并与成功人士交流互动。
- 以低成本策略吸引高价值客户,成功转型。
- 完成的案例与成功经验分享,助你职业生涯的阶级跨越。
如果给你四个月的时间和三千块钱的成本,要怎么从一个月薪三千的打工人进化成掌握各种行业老板一手自己的创业者?不仅能出入各种开着豪车,升下千万的老板相聚的场所,还有机会能见到一些责任方旺重的国家级大咖,这个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啊,2012年年度人物,这个中央广播电视台的大奖不能伪造吧,难道不敢伪造的吧?你看看这里有整面墙的荣誉政府,而且都是一种很有重量性的。那到底要如何才能像这样实现职业生涯的阶级跨越呢?这期视频我就想用我这四个月的经历,把我精心设计的这个破圈思路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大家摆脱打工牛马,没有资源没有背景,只能被困在流水线工作岗位上的困境。
OK,那么时间先回到四个月前。当时我手上的业务如果要简单理解的话就能列笔为市场上那些所谓的IP带运营,但其实并不是,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而这项业务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平静期。我现有的客户群体,他们都有着一个很正常,但却真的很让我无力解决的一个点:他们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达到最招的投入产出。我总是会说这个东西吧,它是一笔投资。我会给他们展示我所有的成功案例,并且照顾他们这些案例花费了我多少时间,但毕竟付钱的是他们,他们在最后一定会问他们的项目大概什么时候才能看到结果。我一般给出的承诺都是三个月,而且我承诺的这个看到结果并不等于让它完全回本,因为我真的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就这么几个月让你大转特转。我不想割韭菜,我也不想因为我给出太满的承诺导致后续相互扯皮到的不愉快。干过类似行业的同行应该都能理解,这个东西真的看行业、看人、看题材,还有可能带一点玄学因素,最后才看所谓的什么狗屁操盘手能不能有效整合这些因素。
其实我一直都很恶心操盘手这个职业,成功就像老板就是老板,割体户就是割体户,运营就是运营,拍剪就是拍剪。对吧,你叫什么主理人,叫什么操盘手?我真的好恶心啊!可我当时的报价真的不低。那么三个月的开销对于我的客户来说,可能只是简单见效,然后需要继续投入,也有可能只是一次吃句子的试错。所以我就面临了这样一个困境。似乎也有一个合适解法就是降价,让那一批对价格敏感的客户来跟我合作,成关利益再多一些之后再涨价,但我不想,因为我觉得我得走第二条路,那就是跳出我现有客户的资源池,寻找新的客户。
就像如果一个人觉得手机这个东西就只是打打电话、刷个视频,那就只值三千块钱,然后市场上还存在这个价位的手机,那我想无论科技再怎么发展,技术再怎么牛逼,他也不会觉得买一台一万元的手机,他永远只会等市场上三千档次的手机把高价位的款式卷死,然后再勉强地用三千的价格去享受一万元的手机技术。所以我要做的应该是找到那一批愿意花一万元买手机的客户,最后再去考虑是否对这批客户降价谋求合作。
于是我开始计划思路,首先我要的客户群体要具备这三个特征,然后我还得先从自己目前所在的城市下手,确保后期能线下合作,保证我交付结果的质量,达到出成功的案例。思考了大概一个多星期,我想出了一个思路,我准备从小孩入手,如果一个家长愿意花不少的钱让他们的孩子尝试一个稳所为稳的新事物,并且长期投资,那或许这些小孩的家长就能同时满足我所需要的三个条件。
思路归后完毕,我开始制定执行方案。我要先说明我执行方案的灵感来源是陈希花镜博主的上海零七生存挑战,然后做了一些自己的改良。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博主,我强烈给大家案例,但同时我也看到了他这些视频底下的声音:大家似乎都很擅长给别人做到了,而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找理由。所以为了我的破圈思路真的让大家有所收获,然后真正进行实践,我也给这一次计划设计了一些规则:
- 从始至终不会暴露自己的自媒体博主身份,也不会展示任何自己之前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和案例,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 执行计划的总成本控制在3000元以内,包括我手上的拍摄设备,也包括每次专门外出时产生的通勤成本。所以接下来你们看到的所有户外画面都是由这台运动相机进行拍摄的。主要是相机确实没那么方便,我也确实很怕有人跳出来根据我的设备反推我的原生家庭给了我多大的支持和帮助,从而给自己找理由,所以此时我的预算还是1500元。
- 执行时间可以尽可能地拉长,并且是利用碎片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不会单独占用每天。
最近有了开头,我说的我花了接近四个月执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技能门槛不能太高,比如像拍照这种。那次就先给大家展示一下需要用到的一些东西。
OK,那么在这整个过程中我只会使用三个魔术,这三个魔术两个是跟牌有关的,一个是纯靠道具。那么我在这里就给大家提前展示一下这三个魔术到底有多简单,它对于新手小白来说完全就是一个小时练习就可以学的,会完全没有任何的成本。在魔术界就是最低级、最低级,也是最容易的一个层次。
好,那我们先展示第一个魔术变牌。在我的左手没有牌的情况下,右手也没有牌的情况下,我们现在来看这张牌是什么牌。这张牌是方块K,对不对?那么在这样一张牌的情况下,我们只需要搓一下,它可以看到会变成什么牌,梅花4。那其实核心无非就是两张牌了,对不对?魔术都是假的都知道,那肯定是两张牌。那关键是怎么变的呢?你看有多简单,就是往后搓,慢动作给大家展示,就是直接往后搓过来,这个牌正好能挡住后面的。看到没!挡住,为了压缩时间第二、第三个魔术就不给大家变了,我直接给大家看一下怎么个变法,就是你看一样的把这个牌往上一搓,然后把这张牌,第二张牌通过你的这个大虎口这里,把它搓下来。搓下来,你看就可以把它搓下来。搓下来的时候往它往上面盖上去,然后再把第一张牌抠下来。好,整个手法你就可以得到一个类似于这样看推,你看平面,看平面,看往前一推,第二张牌往后拉出来,甚至你可以拉出两张来,然后往上一盖,然后把第一张牌扣住,就可以得到一个一搓即换牌的效果。这不可牌在整个计划中用用了五副,这五副还都是我很早之前练魔术的时候买的,当时不是这个价。所以玩当时的算预算还剩1300元。
最后是我的所有户外运动着装都很朴素,同时还得带上口罩和人交流,降低外观和神态给对方带来的影响。我不是在说自己很帅什么的,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对颜值这方面我的自我认知还是非常明确的。这主要是在避免一些对自己颜值不自信或者是一些比较敏感的人给自己找理由。
那么计划执行步骤开始:
第一步,我花了两个礼拜左右的时间在放学期间专门路过不同的学校门口,目的很纯粹,观察哪一所学校门口接小孩的车比较昂贵。听起来可能很势力,但是就是你们想的那样。
第二步,我又花了两个礼拜左右的时间在第一步里筛选出来的几个学校周围的商场考察,看看在放学时间之后这些商场里的学生多不多。在苏州这个没有夜生活、还仿佛有着8点半门径的地方,能在孩子放学了之后带出来玩。我当时认为这样的家长似乎能满足我的某项用户群体需求。当然事后想,第二步其实没有太多的作用,甚至很累赘,但我确实这么做了,所以我完整地说出来。
这两步没有算任何的通信成本,因为我都是要在去某项工作的时候,导航上顺路设置一下,经过这些地方。好,不是专门去,可以等同于下班路上顺便买点菜。
第三步,我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这一步是重头戏。我会在一些工作日的晚上,或者周末的白天,专程前往那些被我选中的商场或者地点,寻找那些带着小孩的家长进行搭讪。哈喽小朋友,你现在空不空呀?就是你们在这边休息,对吗?你们待会有没有什么,就是别的活动。 如果空的话,就是介不介意我给你表演两个魔术?有没有兴趣看?有兴趣吗?有空是吗?然后就给他们表演了三个魔术里的其中一个。并且我还会现场表示一下,要不要学,这里有一步非常重要,你要在五分钟之内学会这个魔术。旁边那个小朋友,我请你吃个冰淇淋,行不行?来,你看我们怎么变的,正常来说这个魔术是这样子看侧面。于是我就很顺利地进入到了给小宝贝们的教学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给小朋友们提供情绪价值,鼓励他们。然后不管小朋友们能不能在五分钟之内学会这个魔术,我都会请他们吃一个六块钱的冰淇淋,但我会理所当然地提出我赶时间,让家长帮买。然后顺带加上这些家长们的微信,给他们转六块钱,再让他们买了冰淇淋之后,一定要给我打卡发图。因为这是给小朋友们的奖励。这就是这一步最重要的地方,不仅加了微信,还转了帐。信任感和亲切感的积累就会更多一些。有一些家长不一定当天买冰淇淋,事后买了呢,依然会给我发。如果他们不给我发,那我正好有正当的理由去抬起第二次对话,这又延长了彼此联系的时间,避免加了微信之后直接被删除的情况。
然后在当场教学结束之后,我会分给这些小朋友一小撮牌。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因为这些小朋友在我教学中给的情绪价值之下一定会把这些牌带去学校给小朋友们变,或者在长辈面前被家长们要求拿出来变一下。最起码,大部分都会给他们牌,同时也能杜绝他们回去因为没有迫克牌这个关键道具而浪费我的时间成本。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会观察家长和小孩之间的互动。有一些家长会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和小孩一起学习,再比如拿出手机记录自己孩子的学习过程。 这些都会被我记录成重点人群,当然了被拒绝也是常有的事,有些家长直接走了。
第四步,其实和第三步同步进行的,加这些家长的微信是我可以包装过的。通过这些朋友圈,他们就能大概了解我的目的。当然,我也想到了他们未必会点开我的朋友圈。主要要做戏要做足。我也会在那么几天后问问小朋友们后来的情况。反正经过前面这一系列的筛选和操作之后,是不会出现不回复或者删除我的的情况。
这个时候我就可以慢慢带出我的目的。这里我就直接放我和这些家长们沟通的语音来给大家做说明。如果说这个小朋友对这个感兴趣,那想不想深入去学习一下魔术?这个东西我是可以去这边加教的。那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就是给小朋友去学口才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就是断然,他们能考译能力嘛,对不对?很明显,那其实学魔术它也是一样的,魔术它的真正的精髓并不是说在于这个骗术或者说怎么去欺骗别人,而是最重要的是在于怎么用语言去引导别人的注意力,从而让自己的骗术得逞。那在这个过程中引导的这个过程交互和交流,这种表演和观众之间的互动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是短视频时代,是吧,节奏本来我们就是短频快,那所有人其实都是没有耐性的大人,小孩其实都是一样的。那我们在想口才,叫那些朗诵、绕口令啊,什么的,你说实话吧,好不好,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本来说东西就没有太多的一个舞台。那谁听你去朗诵,永远的对不对?就我个人理解啊,真想锻炼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的话,学魔术是非常合适的。就三到五分钟的事情,随时随地就能给任何人去变。观众性呢,也绝对会比朗诵要好,然后还能收获观众的惊叹,及时地去给小朋友一个正反馈,对吧?
而我一节家教的魔术课的报价是六百元,九十分钟,一周两节,二十节课。启报,并且我还提前说明了之前在街上那种都是五分钟就能学会的,真正的家教我教的是完整的流程,可能需要四到五节才能熟练掌握运用。换句话讲,就是一万两千元,二十节课,一种学四到五个魔术。它来学说明它有钱,毕竟这个价格真的相对较高,而且这些家长也能接受四到五节课才学会一种魔术。对于结果的呈现,他们一定更有耐心。而且他们的孩子周末有时间中,学魔术表明他们的孩子周末没有被补习班占领,在这个极其内卷的时代,这绝对是一组清流。而且愿意接受我的说法,是为了让孩子更加自信、口才更好,所以学魔术,而不是去学口才,说明他们也愿意打破现存的框架规则,去接受新鲜的事务,完美具备我要的三个条件,构成我的精准用户群体。
在这一步确实就因为价格等方面筛选掉了一大波客户,但我依然拿到了私笔停单,也就是说我已经用三千不到的成本拿到了四万元的收益。如果不是我要拍摄的话,首要这台相机,那其实成本连一千元都不到。但是我的目的依然没有达到。在我去这些小孩家里给他们家教的时候,我也会了解这个小区的房价,相对这个片区是高还是低。我甚至会去这个小区的地下车库看看这个小区的业主开的车均价是多少,以此进一步论证我的客户群体到底是不是我的精准客户。
然后进行第五步,给我的精准客户们植入我自己真正的需求。给这些小孩上课教的魔术内容,其实九块九就能买到一大堆很复杂的魔术教学网课,等于是我现在花一两个小时,学在那里教小朋友就行了。魔术内容毕竟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会教小朋友在这个过程中怎么和观众互动交流。不要吧,你要去跟别人表演,你要跟人说,哎呀,我这个牌我不知道你的牌在哪里,但我觉得它已经离我越来越近了,你看这是不是一种表演啊,对不对?然后就说是不是这样牌呢?如果不是的话,怎么说不是?
对吧?不是这样牌,所以我不清楚你的牌什么时候出现,但这些牌有些不是你的牌,对不对?然后至关重要的一步来了,每当小朋友们学会一套完整的魔术,我都会让他们去给自己的父母做一次完整的表演,先让自己的父母感受,然后用我自己的手机记录下来,再回家剪辑成一段视频,发给他们的家长。因为在魔术课正式开始之前,我就会和这些家长说明,只要他们把这个视频发出去,我就会返献600块钱。我说服他们的理由是帮我推广一下我的魔术课程业务,相当于给我自己做广告,他们答应的也很痛快,他们也并不在意这个返献的金额是多少,主要是我和他们相处下来表现出来的个性,让他们真的很喜欢我,所以也愿意帮助我。
不过,他们也有人提出过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根本就不重要。在这一步,让他们直接发视频号,然后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我要的就是这个。因为有一句古话叫故意类句仁义群分,于是我的家长客户们开始发视频,我也开始在下课之后不着急走,留在家里和他们闲谈话题,我会刻意的往我想要的方向去引导。比如:你专业学的就是这个做视频的是吧?对,我在学校学的就是这个专业。那你怎么不去做一些这个方面相关的专业呢?因为我现在就是在这个方面还没有自己的客户的,那我就想说着自己给自己做一下嘛,给自己打广告。
然后告诉他们,自己去当一下自己的客户,给自己做一个推广。你拍的这期,为什么不自己创一个账号发?嗯,那些视频主要是拍给你们的,我其实每天自己也会记录一些上课的日常,然后到时候我自己剪好了,也会创一个账号去发的。这种在我们行业里面叫做局正,现在还没做什么。对,就是现在还没有做过,但你们先发嘛,等我后面去发也是一样的,也不迟。反正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给他们输出我会的技能,我对自媒体的理解,对于公寓流量的理解,以及我对引流霍克的认知。
而我为什么从始至终都用了一台运动相机拍摄,而不用手机?为什么拍了视频还要回去剪辑一下、加个字幕、包装,而不是直接发给他们?也是在心理层面给他们暗示。至少在专业上,我是OK的,毕竟用手机拍了,这直接往外发的话,那谁来不行呢。与此同时,在这个阶段,我也在打探他们从事的行业以及他们的业务范畴。根据我了解的信息,我回家就会对他们的行业做功课,再到下一周的时候,我对他们的行业就会更加了解,也会聊得更加投机。甚至有时候我还能和他们聊出让他们感到惊喜的话题。
到第四个月快结束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我远远没有聊到的情况。一个姐姐因为发布她儿子变魔术的视频到朋友圈,被一个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看到,于是他们记得这个话题聊了起来,最终说到了他们自己现在的事业。两人一合计,发现有东西可以合作。这姐姐就马上想到了我的能力,她后来的语音让我觉得这四个月我没有白浪费。我只是没想到本来是给我打广告的朋友圈,然后反过来还帮我这边启动了一个项目!
我觉得我们现在还是要真的要去紧跟时代,方向其实是不太清楚怎么能让你的能力介入进来的。所以我们就是想你能不能直接站在你的专业角度,从头到尾的看一下我们的这个过程,你能在哪方面帮到我们。我们现在就是真的非常需要你。
在我原本的计划里,是让家长们把视频转发到朋友圈,后续他们的朋友或许会来咨询学魔术的事情,让他们看到发视频确实能成为我的业务拓展手段,竟然让他们认识到视频传播这种宣传方式的重要性。
然后我会在魔术课程快结束的时候,进行软植入,告诉他们如果需要的话,他们本身的事业我也能帮忙,其中一个优质客户,因此就这样成功拿下。所以那个姐姐确实是属于意外收获,而我的这个原本计划确实在正常的发展中,在魔术课结束之后,帮助我拿下了两位客户:一位是自己的公司需要我的能力,另一位是自己的朋友需要,接着到今天,我只能说这一批业务里面,随便领帅一项,都是我之前四五个项目收入的总和了。
所以伴随而来的,就是工作量的激增和精力的不够用。如果说之前的vlog是一个卑微打工人向创业的过渡,那么通过这个计划,我的vlog也正式经过下一个篇章。这就是我的职业生涯、阶级跨越的故事,也是我这几个月消极在中停更视频的主要原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路或者帮助。
那么在这里,祝大家早日月薪过万!